广安咐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資訊

剖析國際鋰電產業新生態 中瘋?韓搶?日靜觀其變?

發布時間: 2016-01-19 09:16:22    來源: 高工鋰電網
字體:

[摘要]全球鋰電池產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韓三分天下的格局。而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帶動,中國的市場份額正在變的越來越大。

  全球鋰電池產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韓三分天下的格局。而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帶動,中國的市場份額正在變的越來越大。

  過去的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迎來“井噴”,全年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7.9萬輛,同比增長4倍。預計2016年產量將達55萬輛。

  國軒高科總裁方建華曾感慨的表示,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爆發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帶來的商機,國內企業的表現是“瘋”,韓系品牌是“搶”,日系企業則“靜觀其變”。

  作為最早研發和生產鋰電池的國家,日本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長期處于鋰電行業的領跑位置,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和韓國的快速崛起,日本在行業中的位置開始不斷受到挑戰,曾經的鋰電霸主地位已開始搖搖欲墜。

  全球鋰電池產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韓三分天下的格局。而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帶動,中國的市場份額正在變的越來越大。

  過去的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迎來“井噴”,全年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7.9萬輛,同比增長4倍。預計2016年產量將達55萬輛。

  國軒高科總裁方建華曾感慨的表示,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爆發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帶來的商機,國內企業的表現是“瘋”,韓系品牌是“搶”,日系企業則“靜觀其變”。

  作為最早研發和生產鋰電池的國家,日本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長期處于鋰電行業的領跑位置,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和韓國的快速崛起,日本在行業中的位置開始不斷受到挑戰,曾經的鋰電霸主地位已開始搖搖欲墜。

  記者:矢野經濟研究所對于中國和日本的鋰電行業都有長期的研究,您如何看待中國與日本企業的在市場、投資、技術等方面的差別?

  SachiyaInagaki:第一,日本和中國市場大環境不一樣,宏觀數據會不一樣。中國的市場要遠大于日本的市場。

  第二,兩國對于鋰電行業的投資戰略也不一樣,在中國很容易找到資本進行投資,而在日本,找資本投資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即便融到了資,如何使用也會有非常嚴格的管理和控制。

  第三,對于前景的判斷也是不一樣的,對于日本來說,中國有一塊大蛋糕,到底怎么吃會面臨無力下手,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無論是在投資還是在布局上都會很保守,但對于中國企業則很少猶豫,他們的判斷是在行動中做出決定的,效率會很高。

  第四,日本企業在投資中注重技術研發、材料的開發和應用、電池的技術開發和應用,這幾點是日本企業比較專注的。而中國企業則更側重于規模,在技術研發上的積累不夠。

  編者評論:與日本相比,中國鋰電池產業面臨的問題是集中度明顯偏低,有規模的企業就有幾十家,大大小小林林總總上百家鋰電池企業,導致資源嚴重分散,市場無序競爭。這使得中國鋰電產業始終大而不強,無法優化資源配置,無法形成規范有序的市場格局,無法在與外部強敵競爭時形成合力,容易被對手各個擊破。

  從政策層面,政府應該破除地方保護主義,通過政策和法規形成較高的準入門檻,優勝劣汰,不斷提高行業集中度。國內的鋰電池企業,應該理順內部利益分配機制和管理制度,避免技術團隊出走,不斷耗散企業有限的資源。

  記者:在鋰電行業的國際版圖中,呈現出了中日韓三足鼎立的局面,如何看待未來鋰電行業中日韓三國的市場格局?

  SachiyaInagaki:針對未來中日韓鋰電行業發展的格局,中國肯定是一個強大隱形的對手,這主要基于兩點,一是中國市場的規模,另一個是基于中國政策對于新能源行業的大力支持。因此,我認為中國會引領市場整體發展的趨勢。

  除過中國市場之外,日韓會成為主導全球市場的兩大國家,未來三到五年,中日韓三個國家的競爭會不斷深入,隨著行業發展的推進,競爭也會逐步激烈,最后會彼此深度融合發展,不分彼此。

  編者評論:目前,國內鋰電池供應商能夠進入整車廠供應鏈的只有少數幾家。隨著國際電池巨頭在中國大規模量產,國內企業必然會受到沖擊。未來,國內企業更重要的是在研發技術的投入上下功夫,提升自身的品質和品牌認知度才是硬道理。

  矢野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在全球鋰電池正極材料為70%、負極材料市占為55.2%、電解質為67%、隔膜為37.6%。市場份額遠超日本和韓國。

  一方面背靠全球最大的材料供給端,另一方面則坐擁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端。未來幾年,國產鋰電產業需要不斷合縱連橫,依靠相互之間的技術、市場、資本的深入合作,同時要在供應鏈深度協作、生產制造優化升級等環節做出改變,才有機會真正實現與日韓企業抗衡。

  記者:在中國,低速電動車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日本是否有同樣類似的產品,目前在市場上的情況如何?如何看待未來全球領域這塊市場的發展?

  SachiyaInagaki:與中國不同,日本將低速小型電動車叫做LEV,這些車型僅限在有限的領域,例如便利店送貨、小區內部應急等,這種車在日本價格比較貴,速度不快,實際上規模非常有限。

  值得關注的是,包括TerraMotors在內的一些日本企業針對東南亞市場推廣的輕型電動車反倒是有一定的市場機會。輕型電動車在這些國家具有很大的剛性需求,而且輕型電動車的價格和性能相對傳統燃油和人力車更具競爭實力,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目前,日本有10多家企業都在做這樣的市場布局。

  編者評論:就新能源汽車發展而言,只有真正觸碰到了消費者的剛性需求點,才有可能會快速的推動市場化進程,無論是中國的低速電動車,還是東南亞國家的輕型電動車,都已經滿足了該條件。

  對于中國大部分定位于中低端的動力鋰電池和車企而言,矢野經濟研究所提到的東南亞市場是未來不應該錯過的一塊蛋糕,與日本競爭者相比,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于規?;圃?、成本控制。

  需要提醒國內企業的是,越是充分市場化的領域,競爭也會越激烈。TerraMotors的成功經驗值得國內企業借鑒:一是電池性能,二是產品質量,三是售后服務,四是專業的經銷商和產品設計。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