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咐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資訊

跨國車企追逐新能源政策 自主試水新商業模式

發布時間: 2014-08-28 10:34:04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體:

[摘要]新能源汽車將免征車輛購置稅,覆蓋范圍為國產和進口新能源車。政策紅利的擴大,無疑更堅定了跨國車企發力新能源車的決心。

  特斯拉在中國刮起的電動車“旋風“尚未平息,更多的新能源車又已駛來。9月份,寶馬即將引入旗下的i3和i8兩款電動車;9月10日,東風日產旗下啟辰電動車晨風也將上市。
  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車將免征車輛購置稅,覆蓋范圍為國產和進口新能源車。政策紅利的擴大,無疑更堅定了跨國車企發力新能源車的決心。
  與跨國車企業一起站在新能源汽車這個看似全新的起點上,在國內市場已占據市場先機的自主品牌,除了緊鑼密鼓地推出新能源車型外,也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外資品牌電動車爭相涌入
  有媒體報道稱,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僅次于美國,位列世界第二。這一龐大的市場吸引著各大跨國公司的關注。
  7月31日,特斯拉宣布,今年下半年開始,將陸續在全球開設新的門店和服務中心,其中在中國的開店速度將最快。據稱,除了已有的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今年特斯拉還將在成都和廣州等城市開展業務,到明年底特斯拉計劃在中國開設約100個服務中心。特斯拉計劃其40%的銷量將來自于亞洲市場。
  被搶去了風頭的寶馬,密切關注著特斯拉的一舉一動。為了將于9月上市的寶馬純電動i3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i8,寶馬即將啟動新一輪的品牌體驗活動,并為i品牌打造了銷售、維修保養、充電樁安裝、汽車金融、二手車等全套“量身“服務,以打消中國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購買顧慮。
  此外,大眾集團e-up!將于今年上市,2015年前后還會推出e-Golf和高爾夫GTE。
  業內人士分析,比起自主品牌的先發優勢,跨國公司往往更具技術實力和周密的商業推廣計劃,在資源整合方面也比國內企業更具優勢,憑借其在中國市場上已積累的良好口碑,后發制人并非難事。
  自主品牌探索新商業模式
  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機遇,部分自主品牌也早已開始布局:比亞迪E6和騰勢、江淮和悅iEV、榮威E50、北汽E150EV等先后上市。不僅如此,有消息稱,長安逸動混動版和電動版也將于年內陸續推出。分析人士認為,在自主品牌猛烈的攻勢之下,中國純電動車領域幾乎被自主品牌車型獨占。
  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今年新能源車市場將突破5萬輛,其中公務車采購貢獻的銷量將超過60%,由于此前對公務車采購的規定將對象限制在了自主品牌,也就是說有3萬輛來自政府的訂單將被自主品牌電動車收入囊中。
  盡管有公務車改革新政利好,但自主品牌并沒有“怠慢“私人市場。
  北汽新能源公司在8月16日宣布,向全國10個重點城市投放近千輛E150EV,消費者“支付1元錢即可以獲得北汽E150EV純電動車1天的使用權“。7月25日,北汽新能源與法興華寶簽署合作協議,將為后者提供20輛E150EV純電動車,用于開展租賃業務。此外,北汽新能源還與富士康合資組建“北京恒譽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據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透露,到2014年底,北京恒譽將力爭投入運營車輛1000~1500輛。
  盡管國內外車企都在加碼布局,但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仍有兩大難題待解,即消費者觀念的轉變和新能源車較高的購置成本,依靠傳統汽車的推廣模式似乎很難跳出這一困局。
  針對這兩大難題,業內人士認為,電動車的租賃模式更易被市場接受,可以盡快普及新能源汽車。因此,江淮等自主車企開始試水新能源車租賃、分時租賃等多種電動車租賃模式。
  有觀點認為,雖然跨國車企與合資公司的新能源車型在大量進入中國,但目前已上市的產品仍比較有限,市場上活躍的自主新能源車若能抓住先機,推出各種合適的商業模式,就能在推廣渠道上占據優勢。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